庄少勤:浅议城市转型之势与交通规划之道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和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常态”,城市交通规划要主动适应,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具体来说,就是需要着重把握好“势、道 、术 ”3个方面的问题。“势”,就是要了解和把握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态势,主要涉及规划的前瞻性;“道”,就是要准确把握、认真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涉及规划的科学性;“术”,就是要科学确定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具体策略,使规划蓝图能够有效成为现实,主要涉及规划的操作性。这里主要介绍规划的“势”和“道”。


一、城市转型之势

640zhuang2.webp.jpg


“势”是发展趋势和态势。把握趋势,应首先了解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动力。

1.1  城市转型之动力

就当前来看,对城市转型发展推动较大的基本动力因素主要有3个。

一是深度信息化。在生产力领域中,当前最大的推动力来自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信息化。和以往的信息化不一样的是,当前以“大(大数据)、云(云计算)、平(网络平台)、移(移动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不仅仅代表了后工业化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影响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乃至不同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影响到每个人、每个城市乃至各种事物的生存方式,因此信息化也深刻地影响了生产关系。

二是深度市场化。在生产关系领域中,当前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市场化。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市场化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快。2013年底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014年底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为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保障。市场化不仅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使城市与经济、社会和空间环境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

三是深度全球化。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密切相关并对城市关系和区域关系有较大影响的推动力是全球化。在当前深度信息化和深度市场化的条件下,全球化已经超越了国界,改变了各城市和发展主体的相互关系,对城市外部环境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特别是城市群的发展不能离开全球化这一大背景。

1.2  城市转型之趋势

在上述3个主要动力因素的推动下,未来城市发展将主要呈现以下3种趋势。

从主体来看,体现人本化的发展趋势,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城市发展的主体是人,城市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对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的需求已经从早期解决温饱、居住问题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上升为包括精神、文化等在内的更加多元、更高品质的需求。所以,未来城市发展更要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考虑人的居住、工作、游憩等多方面的需求。城市的服务对象也不仅是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人,还包括来城市旅游体验的人。

从客体来看,体现生态化的发展趋势,突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的客体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目前都体现出生态化的需求。这种生态化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生态化,经济、社会也有自身的生态。生态化的基本要求是经济、社会、环境这3个要素能够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求经济、社会、环境要素都要在当前深度信息化、深度市场化和深度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重新调整,以达到“三生”协调的状态。在城市发展客体中,最基础的是环境、安全等底线约束。未来城市发展必须重视生存能力,必须思考在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如何可持续发展。

从群体来看,体现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突出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发展。一个区域内的城市之间越来越呈现出网络化的关系,甚至一个城市内部也是如此,这是一种新“生态”城市。今后,城市与城镇群、城镇群之间以及城镇群之外的城市之间,网络化的特征都将越来越明显。由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推动,使得城市之间的生态关系也发生了改变,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竞合发展的态势。城乡之间的城镇群、区域之间的城市群以及全球的城市网络,协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强。

1.3  后工业化阶段城市发展“新常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推断,我国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将呈现出一种“新常态”。总体上有3个大的方向。

一是生态城市。生态是城市发展的底线约束。在工业化时代,通常把城市当作机器来考虑;而在后工业化时期,在大生态的背景下,必须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体、一个生命体来考虑,而不仅是一条条道路、一栋栋建筑的简单组合。所以,未来城市发展要优先考虑生态的定位,而不应再因循人类中心主义。

二是创意城市。随着人的精神层面需求不断上升,未来城市的竞争力将不会像工业化城市一样强调有大量标准化物质生产和大量工业产品输出,而将注重创新能力,向创意城市发展。也就是说,未来城市发展越来越需要创新驱动,创新人才将会取代机器成为城市发展最主要的支撑。所以,信息化所带来的信息知识和体验的影响,必将使人的作用或人才的作用大于机器的作用。

三是网络城市。不论城市内部还是城市群之间,都是一个网络有机体,其整体作用比个体作用发挥得更好。因此,未来将越来越强调城市群之间的协作,突出城镇的群体作用。上海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之一在于有长三角城镇群的支撑,而不仅仅是依靠上海自身的实力。


二、规划转型之道

640zhuang3.webp.jpg


“道”是规律、原则,体现在发展理念和方法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发展都应当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

2.1  城市发展理论

要把握城市规划需要遵循的规律,首先要了解城市发展理论、把握城市发展规律,这是确定城市规划原则的重要依据。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发展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核心是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

我国现在也有自己的发展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之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已经越来越完善,从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上升为强调经济、社会、生态、政治、文化“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相比而言,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也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在生态方面,中国人的传统是强调天人合一,也就是人要尊重自然,而西方是把自然作为改造的对象。

二是在文化方面,在考虑人的需求时,把文化从社会领域专门拿了出来,认为随着人往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未来文化能够代表一个城市的竞争力。

三是在政治方面,这里主要讲区域治理体系,而非单纯地讲意识形态。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可能比单纯地强调“三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更加能够全面地体现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2  城市与交通规划之道

科学发展观具体落实到城市规划上,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城市是为人服务的,必然要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解决经济问题。因此,未来的发展一定是超越经济的,要解决物质、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

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未来城市发展是有边界和底线的,与以往扩张型的城市发展方式相比,更加强调内涵式绿色增长,从而使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全面协调。主要是指在实际操作中,建立一个可实施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协调好各种资源,保障规划实施。所以,规划也是一个区域治理、利益协调问题,而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每个地方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一定要按照其自身特点制定规划方案和实施体系。当前,我们的城市已经处于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需求,无论城市规划还是交通规划,都应该超越我们受工业文明影响而形成的以工程技术为核心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根据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

2.3  城市交通规划之问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着重把握好5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交通和城市的关系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讲,以正在编制的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例,主要体现为4个方面的关系。

在功能定位方面,交通在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乃至引领城市功能。上海城市未来定位为一个“全球城市”、一个全球科技和文化的创新中心,交通方面应当体现和支撑这一定位,使上海充分发挥国际航空枢纽的作用、长三角门户城市的作用。

在空间格局方面,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将形成一个多中心、组团式、网络结构的城市群,必须依托交通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城市运行方面,交通是城市运行的一部分,既要考虑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等城市运行本身的要求,也要考虑舒适性等人的需求。

在土地利用方面,未来城市发展将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为重要特征,未来土地利用形态会发生相应变化,TOD(公共交通引导)模式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同时,社区作用将越来越强,比如,网络的出现和电商的发展,使社区不仅具有居住功能,也包含许多商业服务功能,社区内部出行的比重将越来越高。所以,交通是城市这一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有机体,而不仅是一种硬件或一件工具这么简单。

(2)关于交通的目的和方式

交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通过交通解决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核心是治理城市病,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内的许多城市病都和交通有关联。其次,通过交通形成一个城市的发展优势,促进城市功能的优化,而不能让交通成为城市发展的短板。而且,交通要体现一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好的交通环境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品牌。总之,交通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要提供一种城市的生活方式、运行方式乃至发展方式。

(3)关于交通的需求和供给

传统的交通规划通常会先假设需求增长比较确定,再按照确定的需求研究供给,但目前交通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比如,未来将尽可能缩短生活和工作的出行距离和时间,尤其是要在社区步行范围内尽可能解决生活和工作需求;同时,随着通勤时间的减少,游憩出行时间会增加,物流系统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今后要重新考虑道路设计以及机动车、公交车、轨道交通的作用,增加慢行空间。交通需求和供给之间应当形成动态平衡,需要研究实现平衡的成本和价值以及推动平衡的机制。所以,规划不能单纯考虑供给,而必须考虑需求管理和需求引导问题。

(4)关于交通的技术与方法

交通规划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必须要研究技术的变化。比如,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基础,物联网会使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发生改变,新能源也将影响交通方式。所以,未来的智慧交通将从需求结构到供给结构都发生改变,而不仅仅是建立ITS(智能交通系统),ITS更多只是解决路和车协同的问题。未来交通的功能也可能趋向复合型。比如,飞机、高铁的头等舱,就将工作和交通放在了一起;从交通空间本身来说,未来的轨道交通线路也可以探索行驶城际高速铁路。同时,交通规划是一个技术和政策复合体,而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规划的实施必须落实到政策层面,包括经济、社会、法律等各方面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

(5)关于交通规划的约束和弹性(韧性)

规划必须考虑城市人口、环境等具体约束条件。比如,上海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环境要求比较高,交通方式必须适应未来上海资源环境和人口变化的要求。规划也必须要有弹性和韧性,要充分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使交通的弹性、城市的空间模式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紧密衔接,规划才有生命力。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的城市是生态、智慧、网络的城市,城市交通面临重大变革,交通学科必将大有可为。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15年第3期《浅议城市转型之势与交通规划之道》,作者:庄少勤,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博士。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上海城市规划”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