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布局与策略思考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现代城市的核心功能。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把握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变革、建设全球城市的重要举措。作者通过对国际上成熟的科技创新中心或区域的案例研究与借鉴,总结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发展模式、创新要素、空间政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上海现状科技创新中心空间要素和问题梳理,将3种类型的科技创新区域在上海进行空间落地、整合,提出上海适应未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空间模式。


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与案例借鉴

目前国际上的科技创新正呈现开放融合和集聚发展态势,创新区域呈现3种模式:

1.城市中心模式。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和市区,围绕大学、科研机构、大企业等先锋机构,相关行业公司、企业家形成大范围的混合发展。如美国纽约“硅巷”、坎布里奇的Kendall广场。

“城市中心模式”代表案例——硅巷

640sq1.webp.jpg


狭义上,“硅巷”(指起始于纽约第五大道与百老汇地区的科技企业集群,在曼哈顿中城、下城区,集聚了大量互联网、新媒体、网络科技、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企业。广义上,“硅巷”已成为一个覆盖纽约大都市区,横跨地理与虚拟网络的庞大科技创新集群概念。硅巷的崛起给了我们新的启发:市场对于硅巷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拥有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纽约政府在硅巷的发展中成为了“服务者”;拥有强大的金融支持和创新生态系统;硅巷的形成得益于建筑、人口、企业和经济活动的“高密度”。

2.更新模式。正在发生物质或经济变化的老工业地区和仓储地区,原有产业被一些前沿的研究机构取代,正在被重塑和重新利用。如德国鲁尔区与美国南波士顿滨水区 。

“更新模式”代表案例——德国鲁尔区

鲁尔区(Ruhr-gebiet)位于德国西部,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涵盖4 432.7k㎡, 24个行政市,人口570万。上世纪50年代后期面临工业的全面衰退,60年代起对原有重工业进行筛选与剔除,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如今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领先世界。同时还凭借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其独特的“矿工文化”每年吸引着超千万人次的游客量。其主要经验包括:利用原有工业基础进行原地产业升级,注重各城市间产业的错位发展与协同合作;建设多所大学,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注重环境治理、绿化景观塑造和工业遗产保护传承。

“更新模式”代表案例——美国南波士顿滨水区

640sq2.webp.jpg


南波士顿滨水区位于波士顿南部滨海半岛,面积约4k㎡,靠近机场、码头和高速干道,交通优势明显。较长时间内发展一直较为缓慢,自2010年启动波士顿“城南行动计划”——打造南波士顿创新功能区以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其主要经验有:打造集创业工作、居家生活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社区;坚持多业并进、多元发展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入园企业的员工提供经济实用的住房。

3.城市化的科学园区模式。传统相对孤立的科学城和科技园区,随着科技企业和人员的需求,转变为更加城市化和活力化的地区。如美国硅谷、瑞典西斯塔科学城等。

“城市化的科学园区模式”代表案例——硅谷

640sq3.webp.jpg


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南部,是世界上著名的高科技集聚区域,聚集着世界顶尖人才,引领着全球技术的新浪潮。全球最著名的科技公司如苹果、英特尔、惠普、思科、朗讯等公司均诞生于此。其主要经验包括:亲密而独特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国际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紧密合作;灵活而专业的制度配套和服务网络;多元包容的人口构成与平等进取的文化氛围;宜居的生活品质;灵活弹性的规划控制。


二、上海现状科技创新空间要素梳理与主要问题分析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技术、产业、企业、文化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但与国际上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相比,上海在创新能力、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政策机制、创新文化氛围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产学研创新主体各成体系,缺少对创新空间的整体布局

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与科技园区等创新主体各自独立成体系,彼此之间缺少合作和互动,缺少对创新空间的统筹布局和整体安排。中心城区优质大学、园区和社区等创新资源集中,但欠缺联动机制,未形成集群。郊区科技资源布局分散,且与城市功能相脱离。

创新产业空间不足, 创业门槛较高

上海新增建设用地供给日趋紧张,土地价格、住房价格、劳动力价格等各种商务成本迅速攀升,研发成果难以本地产业化。同时,土地利用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产业空间不足,落后淘汰型产业低效占地,部分工业土地闲置或低效利用。

科技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滞后, 产城融合不足

城市近郊科技园区如张江、紫竹科技园区普遍存在产城融合发展不足的问题,缺乏商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缺少舒适住宅和社区环境,交通不便,从业人员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都居住在中心城区,人流潮汐现象严。产业功能、创新功能和生活功能相脱离,未转变为城市功能区。

吸引创新人才的宜居生活品质有待提升

生态环境有待优化;国际社区、人才公寓和保障性住房的总量和布局不尽合理;缺少多样化的社交聚会场所;交通设施配套不足;信息通讯类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用地性质管控单一, 缺少适应性规划控制要素

当前规划对各类用地进行严格的划分和管控,对功能复合、研发空间缺少灵活弹性控制要求,难以适应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需求。


三、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规划思路、布局和策略研究

规划思路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呈现出从传统相对孤立的、强调自我发展的“园区”模式,向具有城市综合功能、开放性和活力化的“城区”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结合上海现状特点,未来科技创新空间规划需改变传统科技园区的固有思维,强调创新功能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的开放融,在现状科技园区基础上构筑若干“科技创新区域”。

按照创新区域的空间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1.城市中心创新区域,如杨浦知识创新区、徐汇大学集聚区域;2.更新创新区域,如复兴岛等黄浦江沿线工业更新区域以及吴淞、高化、吴泾、桃浦等集中成片更新地区;3.城市科技园,如张江科技园区、紫竹科技园区等。

640sq4.webp.jpg

空间布局

结合上海创新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特点,设想构建“一区、一廊、三带”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空间格局。“一区”为中央创新区,围绕杨浦、徐汇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区,并结合淮海路、滨江地区等商务办公楼和老旧厂房更新改造,依托城市中心的信息与资源机构、文化、服务和人才的集聚优势,形成以科技研发、金融创新、文化创意和创新服务等功能为主的城市中心知识创新区。“一廊”为黄浦江创新走廊,依托滨江工业更新区块,串联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杨浦滨江地块、徐汇滨江地块、世博地块等创新发展潜力地区,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技术研发等主要功能,中打造集文化、商务、科技、生态、休闲及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黄浦江创新走廊,并对全市其他地区进行带动和辐射。“三带”为沪北创新带(辐射带动沿长江科技创新带)、浦东创新带(辐射带动沿海科技创新带)、沪西南创新带(辐射带动沿杭州湾科技创新带),依托张江科技园区、紫竹科技园区等现有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和大学科研机构,将创新功能、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形成若干集创业工作、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创新经济集聚区和多功能城市活力社区,并形成节点和辐射带动效应。

640sq5.webp.jpg


引导策略

针对上海不同创新区域的不同特点、优势和不足,研究提出相应的空间引导策略导向,核心是强调开放、集聚与融合。

1.城市中心创新区域:(1)加强功能空间的融合互动,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2)降低创业成本,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配套需求。(3)营造多样社交聚会场所并引进多元文化活动,激发联络、合作和创新活力。(4)加强功能空间的混合研究,增强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弹性控制。

640sq6.webp.jpg

2.更新创新区域:(1)充分利用原有产业基础,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营造集创业工作、居家生活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社区。(3)强调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注重绿化景观塑造和工业遗产保护传承。

3.城市科技园:(1)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服务网络等创新要素,促进产学研合作。(2)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实现创新功能和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3)注重宜居环境品质营造。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15年第2期《从全球趋势谈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布局与策略思考》,作者:卢柯、孙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上海城市规划”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