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济威:新时期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

【编者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启了现代城市设计之路。特别是90年代后期,在高速城市化的推动下,我国迎来了城市设计实践的高峰。然而在借用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理论的同时,我国的城市设计也出现了一些诸如设计模式化、缺乏特色,片面追求“高、大、上”,忽视提升城市活力等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当前城市建设正迈向后期城市化;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使得城市低碳生态化建设成为长期目标。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城市设计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如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卢济威先生与我们共同探讨未来的城市设计将何去何从。

640.webp.jpg


一、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2007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没有提到城市设计,但近年来城市建设实践广泛地运用城市设计,突显出它的生命力,而且都认识到它是控规科学性的重要依据,并以各种方式与法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

    然而当前城市设计还存在一些误区,从技术层面来看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其一是片面追求城市美而忽略城市活力的提升。这是“城市美化”思潮的延续,也是当前城市建设关注“高、大、上”、追求“大轴线、宽马路、大广场、超高层”的思想基础,所谓“中看不中用”。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城市设计在使用方面就是个典型,陆家嘴中心在政治、经济上取得辉煌成就,城市形象方面也已成为上海的中心地标,但在区域的活力方面显然十分不足,无法满足商务办公人员生活、活动的需要,近十年来虽做了很大弥补,但还是事倍功半。其实1992年国际咨询罗杰斯方案的核心是通过“TOD”理念的组织和功能交混的布局,构建活力城市,但当时我们仅采用方案的形态特征——中央绿地周边以高层建筑围合。形成这一误区的根源既有认识问题,也有理论问题,理论根源是城市科学缺乏对城市行为学的研究,建筑行为学、环境行为学属微观的,而城市行为学属宏观环境行为研究,它是城市空间建构的功能基础,也是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640.webp (1).jpg    其二是千城一面。主要是设计模式化和城市全球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设计模式化,往往是由于设计者思维的简单化造成的,例如高铁站区是站前广场加中心轴线的平面布局,滨水区建筑是由低到高的高度布局,CBD区是高层塔楼群穿插连廊的布局等等;另一个表现是追求全球化,忽视地方特色,更不重视“此地”的城市特点。在方法上停留在一般的调查研究,缺乏对基于创作构思的环境资源的挖掘。

    形成千城一面的思想根源一个是对城市设计具有创作性的认识不足,管理过程片面强调编制的规范化,忽略符合行为功能的个性、特色创造;另一个是对新时代城市个性创作的特征认识不足,当今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趋势,是对城市要素之间关系的形态整合,而非照搬一些美丽的建筑。


二、发展趋势的背景6402.webp.jpg

    城市设计在我国从浦东陆家嘴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经历了引进、实践、提高的阶段,当前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研究其发展趋势,必须要先分析当今城市建设发展特征和要求,也就是城市设计发展的背景。

    1、进入后期城市化——我国城市发展阶段的要求

    城市化在50%以内为初期,发展速度缓慢,以新城建设为主,粗放式发展;城市化50%—70%为中期,发展速度快,新城老城同步建设;城市化在80%以上为后期,发展速度缓慢,以老城更新为主,集约化建设方式。

    我国2012年城市化已达50%,东、中部很多城市已达60%—70%,东部城市甚至已达到80%以上。当前我国还处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更新并举的阶段,以城市建设来说,我国正向后期城市化发展。城市要从外延的扩张到内涵的品质提升转变,从土地的增量利用向土地的存量盘活转变。城市建设方式也得以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和人文化转变,城市空间管理要从地权、物权和使用权合一模式向有限的分离转变。集约化,要发挥城市的集聚作用,以尽量少的资源创造尽量多的社会财富和综合效益;精细化,要创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包括高效的活力环境和优美的景观环境;人文化,主要是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当今我国在历史保护方面已取得辉煌成就,探索历史传承和城市建设共生发展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2、推进城市生态化——人类环境可持续对城市发展的要求

    自从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FSCO)在“人和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以来,生态化一直是城市追求的目标,我国已向世界承诺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生态化已是我国21世纪城市建设的长期目标。城市设计层面,在实现城市生态化目标方面重点应抓4方面:①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推进城市紧凑化,探索确保良好生态和活动环境的高容量建设。②推进绿色交通,减少对汽车的依赖。③推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建设绿色城市。④推进“TOD”理念。


三、发展趋势

1、粗放城市→集约城市

集约城市必然是布局紧凑的、功能交混的,具有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和建筑容量。城市设计保证其环境的生态需求,公共活动的舒适和不拥挤性,关键是区域的公共空间组织,城市设计要提倡公共空间立体化和公共空间与建筑空间渗透化,以及土地复合使用等。密集地区可以研究探索以公共空间率代替建筑覆盖率的控制指标。

集约化城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一味追求宏伟性、纪念性,在城市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培养特色活力区,追求功能交混、全步行和集聚区域相关要素的公共空间。

2、汽车城市→步行化城市

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进入汽车时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是以汽车为本组织城市空间框架体系,一直影响到当今的城市建设。我国的老城区由于车行交通量的快速增加,不断蚕食以人行道为主的步行交通空间,不少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密集区已出现了步行危机,严重影响城市的活力和舒适度发展。

步行化城市相对汽车化城市而言,更是城市人性化的要求,是塑造体验城市、消费城市和活力城市的需要。城市设计首先要推动以步行为基础的绿色交通体系组织城市空间框架;其次,推动尤其是在旧城更新中的立体化步行体系建设,在地铁站周边通过地区的城市设计组织地下步行系统。

3、视觉城市→行为城市

所谓行为城市,就是既要重视视觉行为对城市的影响,更要重视活动行为对城市的影响。城市是人的行为产物,始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活动行为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行为需求不断扩大,既有生产、生活,又有政治、社会、经济活动,还有审美的需要等等。为此我们可以认为,人的行为需要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依据。城市行为包括活动行为和视觉行为。当前城市设计片面重视视觉行为的需求,忽视城市使用者活动行为的需求,很多城市的空间形态布局是受俯视的模型影响,而缺乏行为模式的研究依据,是造成城市活力缺损的重要原因,如果说视觉行为是城市形态表象的依据,那么活动行为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基础。

我国城市设计,在理论上要加强城市活动行为模式的研究,包括交通行为、消费行为、通勤行为、步行街行为、轨道站地区行为、CBD行为和滨水区行为等等。在实践中设计者要重视基地区域内人的活动行为模式分析,构建空间结构布局,创建特色活力区。

万达广场近年来快速发展,为城市注入活力,就是因为它的空间组织和布局结构符合人们的消费行为规律——消费系列化。

4、平面城市→立体城市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与设计都是以地面作为城市活动基面,随着以地下街为代表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空中步廊的发展,城市活动基面扩大到地下和空中,为此形成的城市立体化成为缓解集约化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重要手段。

城市地下与空中活动基面,可以步行为基本功能,已得到广泛的运用,也可采用类似地面的车行、步行混合行为模式,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区、北京东方广场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站是TOD的重要激发点,是地下公共空间体系建设的发动机,优化城市体系的重要机会,但当前的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通常仅结合地铁站进行上盖物业开发。城市设计应充分利用自身地下、地上整合设计的运作机制,发展地下公共空间,带动地下开发。规划管理部门应力求在有条件的地区,对地铁站及其周边地区(300—500m半径范围)组织城市设计,建设地下地上一体化的城市特色活力区。

5、历史保护→保护发展共生

历史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历史文化传承为城市发展服务,推进城市活力的提升和城市特色建设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城市设计将历史文化保护放到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中,寻求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复兴结合,从而提高城市文化品质和城市活力;城市设计还要为适应多样性保护的要求,寻求保护模式的多样化;探索新旧共生的保护方法,让更多的历史遗存得以保护。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15年第1期《新时期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作者:卢济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上海城市规划”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