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

cover.jpg

塑造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的目标愿景之一,也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诉求。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城市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城市的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上海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资源紧约束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应倡导文化引领,促进城市转型。聚焦总体城市设计,重点从传承历史文脉、提升空间品质和创新城市治理三个维度开展工作。

 

建造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然而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集群,而是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各种功能和活动相互影响的复合体,所以城市也是一个文化熔炉。在城市物质空间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挥文化给城市带来的稳定、韧性和发展的力量,受到了全球各界的关注。

同时,全球城市建设在功能形态和基础设施方面都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并且在制度设计、市民行为方面也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趋同的特征。全球城市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根植于其上的历史土壤及在此孕育出来的城市文化。每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品质在全球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文化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向2040年,上海提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目标愿景。上海不仅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功能,还要塑造平等、包容、更富人文关怀并且具有自身鲜明特质的城市文化,这也是拥有2 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诉求。

上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她的发展经历了3次文化大融合,从而形成今天独特的历史底蕴。第一次文化大融合是近千年来在中国南北文化交流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第二次是在1843年开埠以后,中西方文化冲击融合形成的海派文化。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上海快速发展时期形成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上海历史上每一次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融合多元文化最为显著的历史时期。

今天的上海已经到了资源紧约束发展的关键时期,来自人口、土地等方面的制约,使得上海率先探索创新引领、内涵发展的道路。以城市硬件建设、物质消耗拉动城市发展的路径越来越有限;而将城市的软件优化,把文化注入现有的建成环境,带动城市发展,则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倡导文化引领、促进城市转型,对上海来说至关重要。


1倡导文化引领,加强顶层设计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和理念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来统领全局。顶层设计作为一个系统的方法,从全局高度对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进行统筹规划,主要关注目标的引领性、整体的关联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城市规划作为一种空间规划,对于文化引领功能的空间安排聚焦在总体城市设计上。城市设计的最后成果可能是外在的、物质化的空间安排,但其核心则是文化的显现。

 1.bmp

顶层设计构架图

 

(1)目标引领性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在文化层面上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同步开展了城市总体设计工作,对接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空间目标,整合相关要素,分解各个层面的目标以及工作任务,并以此连接城市的历史传承和发展,统筹城市空间提质和城市治理完善。

(2)整体关联性

整体关联性强调各个系统围绕顶层目标,相互关联、衔接和有机匹配。文化领域的涉及面非常广,包括历史文化、绿色文化、社区文化和品质文化等,这四个子系统与城市空间密切相关,此外还有创新文化、开放文化、多元文化和治理文化等。通过总体城市设计,将各个子系统在城市空间上加以梳理,从整体层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格局。通过空间理序提质,实现各文化子系统在城市中的有序衔接。

(3)实施可操作性

总体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手段,将抽象的文化意向注入城市功能、空间格局、街区肌理等文化载体中,通过塑造独特的城市轮廓线、国际化中心地区、东西交融的城市空间、宜人的城市景观、优美的街道空间、多元文化的记忆等具体路径,来实现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空间目标。通过总体城市设计,进一步分解控制,深化形成系统层面、地区层面、街区层面的城市设计以及专项规划与研究,并与上海现有的规划管理体系逐一对接。


2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城市遗产


上海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提升上海文化内涵的战略资产,也是上海城市文脉得以绵延不绝的核心基因。对于这些文化遗产,上海已经开展了长期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当前国际保护的理念已经从单栋、静态的文物保护的模式,逐步过渡到成片活化、积极保护的模式。上海也从外延扩张进入内涵增长的转型时期,低影响、渐进式、适应性的城市有机更新成为一种常态,今后不会再做“大拆大建”的工作。与此相对应的,上海保护工作的内涵在延伸,要从建筑保护出发,向空间保护、肌理保护拓展,这将成为上海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核心理念。这个理念要求进一步拓展保护对象,从整体层面开展保护;积极活化利用,分级分类管理;完善保护法规,探索政策机制。

(1)拓展保护对象,整体成片保护

从三个层面来拓展保护对象。一是进一步拓展挖掘一批具有历史文化美学价值的历史街区,探索从“成片旧改、单体保护”向“成片保护、零星旧改”的模式转型。二是积极探索石库门里弄和工业遗产等类型的保护模式,进一步拓展保护对象的范畴。对于代表特定历史时期、凝聚城市肌理的对象也要加强保护。现在保护对象已经拓展到拥有30年以上历史、具有保护价值、承载历史记忆的建筑。比如长白新村的两万户,过去的工人新村,承载了当时的历史记忆,也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对象。三是在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也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其在营造文化氛围方面的积极作用。

(2)积极活化利用,分级分类管理

应当在活化利用、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上,细化保护层级,明确保护要素,以此指导设计和施工,从而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历史价值的活化。

(3)完善保护法规,探索政策机制

把成片保护对象拓展到一般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之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空间保护和肌理保护。在政策方面,通过规划、土地、财税政策,提高土地和建筑的所有者以及开发商共同参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因为历史建筑本身就承载着文化价值,其保护更新后的功能也应更多地与公益性和文化性相结合,城市遗产保护的各项探索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现行保护法规,以适应现代保护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4)立足城市之根,强化文化自信

以老城厢地区的保护为例,老城厢地区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是上海“城市之根”。早在开埠之前,这里已经孕育了城市开放包容精神的萌芽。开埠之后,这种精神萌芽对于促进东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交融、推动上海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社会各界对老城厢保护非常关注,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是老城厢的保护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方面因为这个地区历史建筑的质量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则是该地区缺乏活化保护的政策。为了促进老城厢的文化保护,需要聚焦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进一步梳理老城厢的历史,挖掘这里作为上海早期航运、金融、贸易文化中心的功能基因,将其与今天的保护和发展功能定位结合起来,注重区域多样混合发展。二是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建筑,也要研究历史肌理和历史空间的保护。因为相对于老城厢的保护范围而言,具有保护身份的建筑是孤立、零星和分散的,城市肌理的保护更加重要,应当研究如何把历史文脉保护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丰富的公共空间、步行空间和文化空间。三是在确定合理的开发容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如何采用自主更新、小地块开发、多样化的保护更新模式,使老城厢地区焕发新生,因为它是体现上海传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3挖掘地域特色,提升空间品质


上海的地域特色要素非常多,其中水和街道是串联起城市整体空间的两个网络结构重大系统性要素。

(1)打通滨水廊道,做好水的文章

上海是“以水兴市”,所以我们要“做好水的文章”。

从全市域的角度来看,上海的水系呈现出非常丰富的结构。这种以河流、湖泊、湿地构成的水网体系是上海宝贵的生态财富。水系同时还串联起众多蕴含人文价值的特色乡镇。通过总体城市设计,以水为脉,集聚历史人文资源,在保持以水为自然本底的地域性特征基础上,优化整体空间结构和核心景观要素。从中心城区来看,突出“一江一河”的地理特征对中心城的结构作用。黄浦江、苏州河承载着上海发展的历史机遇和人文情怀,它们既是空间要素,同时也是文化元素。将之作为主要的廊道,加强疏通其他骨干水网以形成水路的次要廊道,强化城市整体水系的空间特征。

加强滨水空间的公共性、连贯性和可达性,建立与城市中心、地区中心及其他重要空间要素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升滨水空间的文化品质、公共界面的景观环境,以此展现滨水空间的独特风景。上海市政府提出,要在2016年年底完成黄浦江两岸滨江贯通的规划方案,并要求到明年年底,将黄浦江两岸滨水空间贯通方案全部付诸实施。到那时,黄浦江两岸的景观又将呈现新的面貌。

(2)强化肌理控制,优化街道空间体验

在街道空间的规划中,我们强调肌理的控制,以优化街道空间的体验。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人们对城市的认知,最先来自建筑和街道。因此,在人们对城市微观尺度的文化体验方面,街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街道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空间载体。在过去几十年中,上海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在道路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极应对了城乡布局的扩展以及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同时也给城市街区的活力营造和历史人文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单纯注重机动性的联络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市民对街道生活和社区生活的向往,因此要通过文化内涵挖掘,提升街道功能。在如今的城市功能中,街道拥有多重角色,一条理想的街道不仅是人们通行的基础设施,还应为人们的交流互动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街道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空间,寄托了人们对城市的情感和想象,这就需要我们在街道空间中注入更多的城市文化功能,并通过街道断面、城市家具的设计和公共艺术设施的引入,提升街道的空间品质和文化氛围。

街道也是城市肌理控制的重要元素。上海传统的城市空间有“窄马路,密路网”的特点,这为我们控制街区尺度,优化城市肌理,推动形成开放、便捷、尺度适宜的生活街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良好的街区氛围也对街道空间品质起着积极的支撑作用。经过精心设计,街区内的小型公共空间和街道空间可以充分贯通,街区内的公共功能也可以向城市开放。街道的价值不仅停留在沿街的线性界面中,而且还能向社区、街区的纵深进行辐射,起到以线性空间来串联形成空间网络的作用。在保护传统城市街廓的同时,我们也在新开发地区创造性地植入这种城市肌理模式。最近颁布的《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中,贯穿设计和实施阶段的核心理念就是“如何把街道做得更加人性化”,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加以指导。


4创新城市治理,强化多元融合


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最具有现代治理文化的城市之一,这也源自上海深厚的市民文化、工商社会和城市的包容性。现阶段随着城市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公众对于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需求进一步凸显,对于参与城市规划和城市治理的意愿也进一步加强,意愿的表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更多关注,城市治理的主体也将会更加多元化,这些因素也进一步促使上海积极探索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的发展道路。充分吸收全球城市在治理文化上的经验,创新城市治理的模式,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文化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多元社会文化,搭建汇聚众智的文化活动平台,倡导多方参与的规划治理理念。

(1)建立“以人为本”的多元社区文化

社区是市民文化建设的基石,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厚重性、灵动性和鲜活性离不开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繁荣发达。基于“以人为本,均等服务,以民为先”的原则,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宜居、宜学、宜游、宜业的社区氛围。这也是上海市总体规划中,加强城市社区治理、社区文化建设方面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

 

2.bmp

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增加社区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空间文化品质。一方面,通过在土地出让合同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和公共艺术作品的要求,让每一个城市建设项目成为提升公共空间的文化品质以及增强社区归属感的过程。另一方面,提出各方参与的社区微空间改造,引入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艺术家和社区居民一起,提升社区中的小微空间品质,实现“小步伐、大改变”。

进一步提升高品质文化设施的均衡化布置。在文化布局规划中,要从原先的综合性文化设施,向高品质、专业化的文化设施进一步拓展。这种高品质、专业化的文化设施布点将更加均衡,进一步贴近社区生活,从而提升上海文化设施的辐射面和能级。

探索社区规划师制度。仅仅让社区建设停留在物质层面是不够的,要鼓励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空间规划、建设和维护的全过程。通过引入专业团队,从调研开始,到规划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参与社区营造,使之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重要技术支撑,并通过社区规划师的工作,在社区宣传推广新的规划理念,使老百姓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搭建汇聚众智的文化活动平台

国际国内各界人士对上海的关注,广大市民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是推动上海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来打造汇聚众智的平台。

从2015年起,上海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为期3个月,邀请全球知名的策展人、规划师、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参与,介绍全球先进城市发展经验,宣传城市发展的最新理念,以体现活动的国际性。此外,结合社区营造开展的案例展,为社区空间品质的提升留下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以体现活动的实践性。艺术季期间还举办了一些贴近市民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参与,形成了全市性的文化氛围,以体现活动的公共性。

再如SEA-Hi!论坛邀请各界人士为上海的发展献计献策,并且弘扬城市的人文精神。嘉宾们的演讲内容通过网络得以广泛传播,其影响力在持续扩大,并且每一次的演讲主题都引发公众热议。又如“行走上海”活动,让公众在行走城市街道空间的过程中,一边体验城市历史、感受城市之美,一边发现城市空间的不足,从而参与城市空间品质的优化过程。

(3)倡导多方参与的规划治理理念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各个阶段,广泛吸取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最大范围地开展规划的公众参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编制过程中提出“开门做规划”,其后持续3年进行的线上线下的社会意见征询,就是对这个理念的很好尝试。“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也是基于这一理念的尝试。这个赛事的最大特点在于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形成设计基础,并通过专业组和公众组竞赛的同步开展,让城市设计不再停留在少数专业圈内。


5结语


美国知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L.Mumford)曾说:“城市的根本功能在于文化积累、文化创新,在于流传文化、教育人民。”东方文化中也蕴含着“以文化人”的理念。两者异曲同工,都体现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文化引领的共同追求。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相比城市物质建设的速度,富有魅力的人文环境塑造也许需要经历更加漫长的过程。从美好蓝图到城市每一步变化的实现,需要顶层设计的同时,更要在每个环节上体现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对创新理念的实践。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16年第6期《塑造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作者:徐毅松,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上海城市规划”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