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

1443408567722933.jpg《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导读
德雷克•格利高里 约翰•厄里 编,谢礼圣 吕增奎 等 译

书评作者:
何 丹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博士,副教授
高 鹏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硕士研究生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资本、权力、社会公平与空间问题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使得单纯的地理或社会、经济分析等已无法解释和解决当今社会出现的复杂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了人文地理学空间概念的“社会转向”和社会学中的“空间转向”。“空间的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空间的消费”(consumption of space)、“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以及“行动者网络空间”(space of actor-networks)等一系列相关概念与理论的诞生与发展,标志着社会与空间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热点。《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一书的问世正是对此热点的积极响应。该书汇集了英美14位经典地理学家和城市社会学家的文章,紧紧围绕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这一中心议题在4个领域展开探讨:(1)哲学中的实在论(即万物独立于人类的意念而存在)在分析社会空间问题上的重要作用;(2)把空间纳入社会理论之中的一般后果;(3)阶级和其他社会力量的空间结构化;(4)时间地理学对于社会理论的重要意义。

    首先,该书第2至第6章涉及前两个领域。多琳•梅西(Doreen Massey)在第2章中简要地梳理了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对1970年代“地理”遭到低估的现象做了批判,提出空间与社会应是相互建构的;接着她以英国的工业变迁为例来证明理解社会的空间组织化对理解社会过程运作方式的重要意义。在第3章中,约翰•厄里(John Urry)考察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市民社会”的时空结构化,并对如下3个领域之间的3重分离进行了辩护:(1)事件在时空中的分布;(2)特定社会实体(城市等)的时空结构化;(3)不同社会实体之间不断变化的时空关系。在第4章中,安德鲁•赛雅(Andrew Sayer)从实在论出发强调社会结构内部的必然关系和偶然关系,目的是确定空间对具体研究产生的影响。正如赛雅所言,我们想要判定特定结构的因果力的影响,就必须揭示出它们的特定时空配置和背景环境。因而人为地分离空间和社会,然后再以不同的方式将两者重新组合是一种最基本的错误。但在第5章中,英国城市社会学家彼得•桑德斯(Peter Saunders)批判性地审视了把城市确立为城市社会学的特定研究对象的4种尝试:作为生态社群的城市、作为文化形式的城市、作为资源分配系统的城市和作为集体消费的城市;他指出城市社会学是“非空间的”而不是“去空间的”。在第6章中,爱德华•索雅(Edward Soja)主张空间结构和空间关系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物质形成、媒介与结果,空间性是社会的真正基础。并指出当代社会理论中出现了融合之势,特别是空间性、政治和国家作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联的部分而言至关重要。

    其次,第7至第11章涉及第3个领域。在第7章,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将空间引入资本主义的分析框架,认为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具有它们自身的地理布局,而且“空间修复”是化解这些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哈维的文章为接下来的文章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背景。在第8章中,理查德•沃克(Richard Walker)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深层的社会关系包含4“层”结构规定性:阶级、分工、资本和劳动在工作场所中的结合(雇佣关系)以及资本和劳动在时空中的结合(空间分工),他认为阶级可以通过空间的社会使用被加以构建。在第9章中,艾伦•沃德(Alan Warde)在梳理了梅西关于社会经济关系空间结构变化的比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关系地质学的扩展比喻,以试图探索一个恰当的空间变化理论。菲利普•库克(Philip Cooke)在第10章论证了地区边界与统治阶级实践的界限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在第11章中,雷•帕尔(Ray Pahl)强调“地方政治经济”除了包含劳动过程和劳动力市场,还应包括具有空间具体性的家庭工作策略及围绕这些策略形成的文化实践和传统。

    最后4章的内容涉及第4个领域。在第12章中,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运用哈格斯特朗的时间地理学来表明社会系统的结构化是如何在时空中形成的。在第13章中,德雷克•格利高里(Derek Gregory)在哈格斯特朗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空间扩散理论。在第14章中,阿兰•普雷德(Allan Pred)将时间地理学和结构化理论进行了整合,把地点视为“历史偶然的过程”。在第15章中,奈杰尔•斯瑞夫特(Nigel Thrift)把知识的可得性作为建构一种情境化社会行动理论的关键因素,并揭示了知识可得性中的时空差异,指出这种差异性亦对行动条件的时空分布产生影响。该书汇集了“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的诸多权威研究;对读者而言,通过阅读该书可以了解关于地理及规划等学科的一些较“前沿”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较快厘清有关概念及其讨论的语境。

    诚然,该书主题虽然很明确,但内容涵盖面较广泛,且各位学者的风格不尽相同,致使各章之间的逻辑连贯性不是很强;加之涉及部分哲学理论,极富思辨性,对于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的读者来说难免会显得晦涩难懂。此外,该书较少涉及空间与社会之间作用机制的探讨。但是瑕不掩瑜,该书搭建了一个相关领域学者就社会与空间问题展开交流探究的重要平台,虽然部分学者的观点不一致、甚至相左,如库克、吉登斯与沃德关于“区域”的不同看法,但这给了读者自己去辨析的余地,所以这恰恰又是该书的魅力之所在。

    在全球化外力和经济体制改革内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城市空间被纳入扩大再生产体系中,成为生产剩余价值的中介与手段,“经营城市”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城市发展的理念。然而,城市发展是多维度的,在城市物质空间不断被创造和改变的同时,城市社会空间也进行着相应的演变发展,并涌现出与此相关联的诸多挑战,例如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分化、居住空间分异加剧等现象日益凸显。因而对于以城市为研究和实践对象的中国城市规划者来说,城市社会问题是不可回避的,该书的问世无疑会对其城市研究范式的变革与观念更新产生较深远的影响。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上海城市规划”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