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全球化》

1488875690818492.jpg《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全球化》导读

【日】藤田昌久  【比】雅克—弗郎斯瓦· 蒂斯 著  石敏俊 译  曾道智 校

书评作者:陈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乡规划学博士后 管理学博士



空间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空间的解读有不同的视角,而经济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视角。在以空间、区位为对象的经济学研究领域,由克鲁格曼、藤田昌久和维纳布尔斯合著的《空间经济学》是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标志着空间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建模方式可以用于解释空间经济结构的形成。而由藤田昌久教授(Masahisa Fujita,空间经济学开创者之一)和雅克—弗兰斯瓦·蒂斯教授(Jacques-Francois Thisse,空间经济理论新一代研究范式OTT的重要开创者)合著的《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全球化》则是又一经典之作。相较于《空间经济学》只从宏观的空间尺度——国际、区域视角阐述空间经济结构分异,而忽略城市尺度,《集聚经济学》致力于阐释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包括城市、区域,以及国家和全球范围)经济空间集聚的机制。

《集聚经济学》自2002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在多国广泛传播,2012年的英文版再版和2015年的中文版再版吸收了10年来大量新颖而深刻的研究成果,体现了空间集聚变迁的现实趋势和研究前沿。全书共为四篇11章,第一篇介绍相关基本原理;第二篇探讨城市尺度的空间结构以及同行业产业集群的形成;第三篇从区域尺度探讨要素流动和空间经济集聚的机制;第四篇介绍随现实发展趋势而出现的新的研究问题,主要探讨国家经济和全球空间尺度集聚机制及其绩效。

第1章为全书的导引。作者指出,经济分布的空间不均匀在城市、区域、国家和全球范围都是普遍存在的,但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机制不尽相同,对这些现象的一般性理论解释仍处于探索阶段,而该书即旨在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人口和财富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经济学原因。

第一篇“空间经济学基础”循理论发展的脉络综合介绍不同尺度的空间经济集聚理论。其中第2章阐释了在经典的新古典经济分析框架下,经济活动完全可分,因此无法解释集聚的产生,作者将之形容为“空间经济中价格机制的崩塌”。作者指出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是3种因素合并的结果——第一自然属性的差异、生产消费的空间外部性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第3章以经济语言阐释杜能模型,指出在假设城市中心外生存的条件下,杜能模型可勾画出竞争条件下不同类型活动的空间利用,但不能解释城市中心的形成。第4章引入规模报酬递增和交通成本,两者权衡可以解释空间经济结构的许多问题。第5章讨论土地市场结构对地方性公共产品供给、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的影响。

第二篇“城市区域结构”介绍大城市地区空间结构形成的机制。其中第6章关注经济、人口密集形成的交流外部性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作者的基本观点是,集聚有利于信息交流和社会互动,形成向心力,同时也导致交通成本上升、地租和工资上升,形成离心力,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内生地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通过经济模型,作者描述了随着通勤成本、消费者生产者之间交流互动产生的外部性强度和空间衰减速度的不同,城市内生形成单中心、双中心、多中心、混合结构等不同的空间结构的机制。第7章关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消费者和企业间互动的购物模型、送货模型和搜寻模型推论出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将导致商业中心的形成。

第三篇“要素移动和产业区位”主要涉及区域尺度的空间经济结构演化机制,这一领域在近10年取得了众多的研究进展,该篇内容也反映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成果。其中第8章和第9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经典的克鲁格曼“中心外围(CP)”理论进行了拓展。第8章从空间尺度、消费者偏好、运输成本形式、产业组织结构等角度进行拓展,第9章则从企业异质性、土地市场和劳动力移动性角度进行拓展,从这些拓展中可得出更为多样且蕴含丰富政策含义的结论。

第四篇“城市体系、区域增长及企业跨国化”是该著作再版增加的全新内容,主要关注宏大空间尺度的经济集聚问题。其中第10章关注城市体系中城市的内生形成,指出人口增长和足够高的人口密度促进分工和新城市的诞生。第11章首先探讨空间集聚和经济效率的关系,指出集聚和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强化的关系,同时,中心集聚并非必然导致外围的贫困化;其次分析全球化进程中信息费用下降、粘性创新、集装箱运输等带来的企业供应链跨国分散化趋势。

与其他空间经济学的著作相比,该书的最大特色是将不同尺度的空间结构分析理论置于统一的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之下,使得区域与城市经济学近200年来的研究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对于区域、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者而言,可藉由该书了解经济学视角的空间与集聚的内涵,以及从城市到全球化尺度的空间经济结构演变规律。该书的两位作者都对于空间经济学的发展有过重要的贡献,对于领域内的研究问题、进展和动向有着全面的把握。书中所涉及的大部分内容都有着明晰的文献线索和作者富有深刻洞察力的分析、评论。

该书有几个非常值得规划研究者学习和思考的重要观点。第一,作者提出了“生态谬误”(ecological fallacy)问题,即在某一空间尺度上正确的规律在另一空间尺度上未必是正确的,不同空间尺度上各种作用力的特性和系统平衡点是不一样的,深刻理解不同的现象和内在机理对于区域和城市政策制定非常重要。第二,不同的模型之间存在着一些共通的原则,其中一个适用于各个尺度的原则是,经济集聚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增长和生活水平空间差异的出现,这种空间差异往往是政治、经济和社会之间冲突的根源,对于空间协调发展的追求应建立在对空间差异产生机制洞悉的基础上,同时需明确这并不是平均意义上的空间协调。第三,人口在城市体系中的流动与地方化公共服务的供给有密切关系,进而与土地消费、土地产权制度有密切关系。完全竞争的土地市场可以在典型市场失灵情形下极大地改进资源配置;但在没有好的机制的情形下,熟知土地市场的公共部门的介入则是较好的选择。

正如作者在该书中文版序言中所述,空间经济学似乎特别适用于研究像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庞大经济体。与其他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有巨大的区域差距。从数据上看,2005年中国最繁荣的12个省市生产总值是全国GDP的66%,2014年这一数字降至62%。这表明中国已经越过空间经济结构发展钟形曲线的顶点,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的空间发展差异将可能进一步缩小。但这并不是必然的趋势,需要学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深入探索空间经济结构演变的深层原因,找寻空间协调发展之路径。对于有志于在此领域深入探索的研究者,本书具有很高的理论参考价值。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上海城市规划”
公众号